(72675首)
- 年代:
- 全部
- 作者:
- 全部
- 1、《宁国寺(新城县)》 方干·唐代深僻孤高无四邻,白云明月自相亲。海中日出山先晓,世上寒轻谷未春。窗逼野溪闻唳鹤,林通村径见樵人。此时惟有雷居士,不厌篮舆去住频。
- 2、《送僧归日本》 方干·唐代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 3、《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 方干·唐代莫道东南路不赊,思归一步是天涯。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闻师却到乡中去,为我殷勤谢酒家。
- 4、《题松江驿》 方干·唐代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 5、《除夜》 方干·唐代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 6、《对花》 方干·唐代清晓入花如步障,恋花行步步迟迟。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野客须拚终日醉,流莺自有隔年期。使君坐处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
- 7、《早春》 方干·唐代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正气才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 8、《月》 方干·唐代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海上风云摇皓影,空中露气湿流光。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 9、《上越州杨严中丞》 方干·唐代连枝棣萼世无双,未秉鸿钧拥大邦。折桂早闻推独步,分忧暂辍过重江。晴寻凤沼云中树,思绕稽山枕上窗。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
- 10、《春日》 方干·唐代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 11、《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 方干·唐代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飞流便向砌边挂,片月影从窗外行。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只应禅者无来去,坐看千山白发生。
- 12、《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方干·唐代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晴卷风雷归故壑,夜和猿鸟锁寒山。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 13、《赠乾素上人》 方干·唐代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水中明月无踪迹,风里浮云可计程。庭际孤松随鹤立,窗间清磬学蝉鸣。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
- 14、《哭王大夫》 方干·唐代俗人皆嫉谢临川,果中常情□□□。为政旧规方利国,降生直性已归天。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从此心丧应毕世,忍看坟草读残篇。
- 15、《题新竹》 方干·唐代青苔劚破植贞坚,细碧竿排郁眼鲜。小凤凰声吹嫩叶,短蛟龙尾袅轻烟。节环腻色端匀粉,根拔秋光暗长鞭。怪得入门肌骨冷,缀风黏月满庭前。
- 16、《送钱特卿赴职天台》 方干·唐代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
- 17、《送道人归旧岩》 方干·唐代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目睹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 18、《谢王大夫奏表》 方干·唐代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便杀微躬复何益,生成恩重报无期。
- 19、《与桐庐郑明府》 方干·唐代字人心苦达神明,何止重门夜不扃。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映林顾兔停琴望,隔水寒猿驻笔听。却恐南山尽无石,南山有石合为铭。
- 20、《赠进士章碣》 方干·唐代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何如且破望中叶,未可便攀低处枝。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时。此时才子吟应苦,吟苦鬼神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