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
年代:先秦 作者: 佚名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苏轼·古诗三百首(7首)
- 作者:
- 全部
- 陆游(9)
- 苏轼(7)
- 陶渊明(7)
- 王安石(6)
- 杨万里(6)
- 欧阳修(5)
- 袁枚(5)
- 曹操(4)
- 黄庭坚(4)
- 梅尧臣(4)
- 戴复古(3)
- 秦观(3)
- 郑燮(3)
- 龚自珍(3)
- 曹植(3)
- 范成大(3)
- 元好问(3)
- 鲍照(3)
- 陈与义(3)
- 夏完淳(2)
- 李清照(2)
- 郑思肖(2)
- 查慎行(2)
- 曾巩(2)
- 萧纲(2)
- 朱熹(2)
- 刘攽(2)
- 高启(2)
- 张耒(2)
- 王令(2)
- 苏舜钦(2)
- 朱淑真(2)
- 谢朓(2)
- 姜夔(2)
- 孔平仲(2)
- 何逊(2)
- 王禹偁(2)
- 寇准(2)
- 曾几(2)
- 刘克庄(2)
- 陈师道(2)
- 汪藻(1)
- 卢梅坡(1)
- 陆凯(1)
- 翁卷(1)
- 赵师秀(1)
- 陈孚(1)
- 王庭筠(1)
- 毛铉(1)
- 程颢(1)
- 陶弘景(1)
- 沈周(1)
- 徐玑(1)
- 李纲(1)
- 李延年(1)
- 李东阳(1)
- 道潜(1)
- 袁宏道(1)
- 沈德潜(1)
- 谭嗣同(1)
- 谢榛(1)
- 蒋士铨(1)
- 纳兰性德(1)
- 杨载(1)
- 徐干(1)
- 何景明(1)
- 文天祥(1)
- 杜耒(1)
- 徐渭(1)
- 杨亿(1)
- 李梦阳(1)
- 杨继盛(1)
- 徐俯(1)
- 杨慎(1)
- 项羽(1)
- 张翰(1)
- 张舜民(1)
- 章炳麟(1)
- 高鼎(1)
- 徐元杰(1)
- 晁冲之(1)
- 郑文宝(1)
- 吴隐之(1)
- 杨基(1)
- 林升(1)
- 袁凯(1)
- 纪昀(1)
- 揭傒斯(1)
- 徐祯卿(1)
- 赵翼(1)
- 江总(1)
- 释宝月(1)
- 徐陵(1)
- 嵇康(1)
- 秋瑾(1)
- 曹豳(1)
- 刘子翚(1)
- 汤显祖(1)
- 曾公亮(1)
- 叶绍翁(1)
- 李攀龙(1)
- 吴均(1)
- 唐寅(1)
- 柳开(1)
- 萨都剌(1)
- 杨士奇(1)
- 虞集(1)
- 王维(1)
- 志南(1)
- 王冕(1)
- 阴铿(1)
- 谢枋得(1)
- 刘因(1)
- 戚继光(1)
- 张俞(1)
- 丘逢甲(1)
- 刘昶(1)
- 边贡(1)
- 刘彻(1)
- 阮籍(1)
- 范云(1)
- 刘桢(1)
- 黄庚(1)
- 王籍(1)
- 施闰章(1)
- 高攀龙(1)
- 赵执信(1)
- 吴涛(1)
- 萧德藻(1)
- 李昌祺(1)
- 文嘉(1)
- 屈复(1)
- 王粲(1)
- 孔绍安(1)
- 厉鹗(1)
- 林逋(1)
- 尤侗(1)
- 谢灵运(1)
- 刘邦(1)
- 王士祯(1)
- 宋祁(1)
- 黄景仁(1)
- 薛道衡(1)
- 陈子龙(1)
- 姚鼐(1)
- 梁启超(1)
- 庾信(1)
- 李觏(1)
- 于谦(1)
- 赵孟頫(1)
- 吕本中(1)
- 吴伟业(1)
- 朱彝尊(1)
- 张栻(1)
- 岳飞(1)
- 左思(1)
- 沈约(1)
- 曹丕(1)
- 1、《海棠》 苏轼·宋代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2、《赠刘景文 / 冬景》 苏轼·宋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 一作:正是)
-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宋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 4、《春宵》 苏轼·宋代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苏轼·宋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 6、《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7、《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宋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