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年代:唐代       作者: 徐安贞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
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苏轼·忧国忧民(3首)
- 作者:
 - 全部
 - 杜甫(19)
 - 陆游(6)
 - 李白(6)
 - 杜荀鹤(4)
 - 苏轼(3)
 - 屈原(2)
 - 白居易(2)
 - 韦应物(2)
 - 曹松(2)
 - 王建(2)
 - 姚合(1)
 - 李洞(1)
 - 曹操(1)
 - 郑遨(1)
 - 李清照(1)
 - 王冕(1)
 - 于谦(1)
 - 柳宗元(1)
 - 韦庄(1)
 - 吕温(1)
 - 吴兢(1)
 - 范云(1)
 - 聂夷中(1)
 - 李绅(1)
 - 赵秉文(1)
 - 黄遵宪(1)
 - 辛弃疾(1)
 - 李商隐(1)
 - 陈亮(1)
 - 李煜(1)
 - 王昌龄(1)
 - 张孝祥(1)
 - 贺铸(1)
 - 左丘明(1)
 - 曹豳(1)
 - 宋玉(1)
 - 汤显祖(1)
 - 李贺(1)
 - 李华(1)
 - 雍裕之(1)
 - 文天祥(1)
 - 李梦阳(1)
 - 郑燮(1)
 - 曾几(1)
 - 罗隐(1)
 - 梅尧臣(1)
 - 张元干(1)
 - 刘长卿(1)
 - 杨炎正(1)
 - 曹邺(1)
 - 叶梦得(1)
 - 张祜(1)
 - 张养浩(1)
 - 崔道融(1)
 - 齐己(1)
 - 陶渊明(1)
 - 梁栋(1)
 
- 1、《喜雨亭记》 苏轼·宋代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 2、《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宋代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 3、《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苏轼·宋代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