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尹序》
年代:唐代 作者: 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
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汪懋麟·闺怨诗(1首)
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宫怨诗。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 作者:
- 全部
- 顾敻(7)
- 李清照(6)
- 柳永(5)
- 朱淑真(5)
- 李白(3)
- 苏轼(3)
- 温庭筠(3)
- 欧阳修(3)
- 白居易(2)
- 韦庄(2)
- 晏几道(2)
- 张先(2)
- 李益(2)
- 张仲素(2)
- 乔吉(2)
- 欧阳炯(2)
- 卢祖皋(2)
- 纳兰性德(2)
- 冯延巳(2)
- 贺铸(2)
- 徐灿(2)
- 孙光宪(2)
- 王昌龄(2)
- 晏殊(2)
- 阎选(2)
- 谢逸(1)
- 许棐(1)
- 李煜(1)
- 金昌绪(1)
- 郑愔(1)
- 沈如筠(1)
- 皇甫冉(1)
- 赵令(1)
- 辛弃疾(1)
- 王元鼎(1)
- 杜牧(1)
- 李商隐(1)
- 施耐庵(1)
- 寇准(1)
- 阮逸女(1)
- 刘采春(1)
- 李端(1)
- 李冠(1)
- 王庭筠(1)
- 尹鹗(1)
- 陈东甫(1)
- 秦观(1)
- 贾至(1)
- 李璟(1)
- 曹植(1)
- 毛熙震(1)
- 陈允平(1)
- 魏承班(1)
- 戴叔伦(1)
- 柳恽(1)
- 徐再思(1)
- 杜甫(1)
- 沈佺期(1)
- 唐寅(1)
- 夏完淳(1)
- 王维(1)
- 刘方平(1)
- 薛道衡(1)
- 杜安世(1)
- 冯小青(1)
- 张纮(1)
- 陆淞(1)
- 王昭君(1)
- 王实甫(1)
- 牛峤(1)
- 张若虚(1)
- 杨无咎(1)
- 蔡伸(1)
- 张九龄(1)
- 汪懋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