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年代:唐代 作者: 张南史
儒服山东士,衡门洛下居。风尘游上路,简册委空庐。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窜身初浩荡,投迹岂踌躇。
翠羽怜穷鸟,琼枝顾散樗。还令亲道术,倒欲混樵渔。
敝缊袍多补,飞蓬鬓少梳。诵诗陪贾谊,酌酒伴应璩。
鹤膝兵家备,凫茨俭岁储。泊舟依野水,开径接园蔬。
暂阅新山泽,长怀故里闾。思贤乘朗月,览古到荒墟。
在竹惭充箭,为兰幸免锄。那堪闻相府,更遣诣公车。
蹇足终难进,颦眉竟未舒。事从因病止,生寄负恩馀。
不见神仙久,无由鄙吝祛。帝庭张礼乐,天阁绣簪裾。
日色浮青琐,香烟近玉除。神清王子敬,气逐马相如。
铜漏时常静,金门步转徐。唯看五字表,不记八行书。
宿昔投知己,周旋谢起予。只应高位隔,讵是故情疏。
为报周多士,须怜楚子虚。一身从弃置,四节苦居诸。
柳发三条陌,花飞六辅渠。灵盘浸沆瀣,龙首映储胥。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鱼。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窜身初浩荡,投迹岂踌躇。
翠羽怜穷鸟,琼枝顾散樗。还令亲道术,倒欲混樵渔。
敝缊袍多补,飞蓬鬓少梳。诵诗陪贾谊,酌酒伴应璩。
鹤膝兵家备,凫茨俭岁储。泊舟依野水,开径接园蔬。
暂阅新山泽,长怀故里闾。思贤乘朗月,览古到荒墟。
在竹惭充箭,为兰幸免锄。那堪闻相府,更遣诣公车。
蹇足终难进,颦眉竟未舒。事从因病止,生寄负恩馀。
不见神仙久,无由鄙吝祛。帝庭张礼乐,天阁绣簪裾。
日色浮青琐,香烟近玉除。神清王子敬,气逐马相如。
铜漏时常静,金门步转徐。唯看五字表,不记八行书。
宿昔投知己,周旋谢起予。只应高位隔,讵是故情疏。
为报周多士,须怜楚子虚。一身从弃置,四节苦居诸。
柳发三条陌,花飞六辅渠。灵盘浸沆瀣,龙首映储胥。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鱼。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

送别诗(293首)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代表人物:李白、王维、王昌龄、刘长卿、王勃、岑参、高适、骆宾王
- 作者:
- 全部
- 李白(22)
- 苏轼(17)
- 辛弃疾(14)
- 王维(14)
- 高适(9)
- 刘长卿(9)
- 吴文英(8)
- 杜甫(7)
- 王昌龄(7)
- 岑参(7)
- 黄庭坚(6)
- 韩愈(6)
- 孟浩然(6)
- 王勃(5)
- 白居易(4)
- 王恽(4)
- 纳兰性德(3)
- 周邦彦(3)
- 杜牧(3)
- 柳宗元(3)
- 贾岛(3)
- 陆游(3)
- 李颀(3)
- 宋濂(2)
- 司马光(2)
- 韦应物(2)
- 欧阳修(2)
- 林逋(2)
- 骆宾王(2)
- 许浑(2)
- 晏殊(2)
- 郑愔(2)
- 贺铸(2)
- 皇甫冉(2)
- 杨万里(2)
- 杜荀鹤(2)
- 张元干(2)
- 高启(2)
- 卢纶(2)
- 何逊(2)
- 刘克庄(2)
- 齐己(2)
- 郑思肖(1)
- 温庭筠(1)
- 包融(1)
- 梅尧臣(1)
- 家铉翁(1)
- 夏竦(1)
- 杨炎正(1)
- 陈师道(1)
- 周紫芝(1)
- 黄大临(1)
- 吴潜(1)
- 袁宏道(1)
- 贾至(1)
- 张祜(1)
- 杨炯(1)
- 陈子昂(1)
- 陈凤仪(1)
- 李商隐(1)
- 刘禹锡(1)
- 周端臣(1)
- 赵汝愚(1)
- 陈亮(1)
- 孟郊(1)
- 郎士元(1)
- 张说(1)
- 吴泳(1)
- 卢照邻(1)
- 寇准(1)
- 朱淑真(1)
- 李贺(1)
- 刘辰翁(1)
- 曹植(1)
- 郑文宝(1)
- 张籍(1)
- 刘仙伦(1)
- 何大圭(1)
- 王安石(1)
- 吴大有(1)
- 赵蕃(1)
- 王观(1)
- 李益(1)
- 韩元吉(1)
- 王建(1)
- 张翥(1)
- 孙光宪(1)
- 王之涣(1)
- 詹玉(1)
- 王以宁(1)
- 岳飞(1)
- 韦庄(1)
- 张先(1)
- 庾信(1)
- 杜审言(1)
- 顾敻(1)
- 钱起(1)
- 王守仁(1)
- 李嘉祐(1)
- 司空曙(1)
- 郭麐(1)
- 边贡(1)
- 皇甫曾(1)
- 徐铉(1)
- 郑锡(1)
- 杨志坚(1)
- 刘燕哥(1)
- 韩琮(1)
- 孙洙(1)
- 张宁(1)
- 严维(1)
- 栖蟾(1)
- 杨巨源(1)
- 李攀龙(1)
- 任华(1)
- 范成大(1)
- 何梦桂(1)
- 周密(1)
- 范云(1)
- 贯休(1)
- 张泌(1)
- 洪咨夔(1)
- 1、《送凌侍郎还宣州》 晏殊·宋代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 2、《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佚名·宋代云团广佑尽愁城,未必心肝铁打成。话着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声。
- 3、《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苏轼·宋代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 4、《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司马光·宋代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 5、《送王含秀才序》 韩愈·宋代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 6、《送虚白上人序》 高启·明代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余始识于剑池之上,固心已贤之矣。入其室,无一物,弊箦折铛,尘埃萧然。寒不暖,衣一衲,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间出所为诗,则又纡徐怡愉,无急迫穷苦之态,正与其人类。 方春二三月时,云岩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车马相属。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贤虚白,为之太息而有感焉。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议于庐者欢然,莫不恶约而愿盈,迭夸而交诋,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有肯为之者乎?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无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 今年秋,虚白将东游,来请一言以为赠。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岂欲余张之哉?故书所感者如此,一以风乎人,一以省于己,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
- 7、《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王安石·宋代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 8、《送沈记室夜别》 范云·南北朝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 9、《送范德孺知庆州》 黄庭坚·宋代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正要渠。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 10、《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 郭麐·清代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 11、《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张泌·唐代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 12、《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寇准·宋代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 1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明代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14、《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五代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 15、《塞上曲送元美》 李攀龙·明代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 16、《重赠吴国宾》 边贡·明代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 17、《柳枝词》 郑文宝·宋代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 18、《横塘》 范成大·宋代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 1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宋代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20、《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 陈凤仪·宋代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