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箧》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写景诗(1185首)
- 作者:
- 全部
- 纳兰性德(56)
- 苏轼(46)
- 杜甫(46)
- 李白(37)
- 王维(26)
- 吴文英(26)
- 白居易(22)
- 柳永(20)
- 欧阳修(17)
- 辛弃疾(17)
- 黄庭坚(14)
- 杜牧(13)
- 王安石(13)
- 温庭筠(13)
- 杨万里(12)
- 孟浩然(11)
- 秦观(11)
- 李商隐(10)
- 王昌龄(9)
- 柳宗元(9)
- 韩愈(8)
- 李清照(8)
- 李煜(8)
- 陆游(8)
- 周邦彦(8)
- 岑参(7)
- 刘长卿(7)
- 姜夔(7)
- 刘禹锡(7)
- 晏殊(7)
- 李贺(7)
- 谢灵运(7)
- 韦庄(7)
- 范成大(7)
- 元好问(6)
- 晏几道(6)
- 张先(6)
- 贺铸(6)
- 朱熹(6)
- 冯延巳(6)
- 许浑(6)
- 欧阳炯(6)
- 孙光宪(5)
- 范仲淹(5)
- 顾敻(5)
- 张孝祥(5)
- 周密(5)
- 朱彝尊(5)
- 陶渊明(4)
- 李颀(4)
- 王士祯(4)
- 韦应物(4)
- 仲殊(4)
- 王勃(4)
- 白朴(4)
- 毛熙震(4)
- 张耒(4)
- 刘基(4)
- 王禹偁(4)
- 韩偓(4)
- 吴潜(4)
- 陈师道(4)
- 李珣(4)
- 张元干(3)
- 龚自珍(3)
- 袁宏道(3)
- 张炎(3)
- 汪莘(3)
- 谢朓(3)
- 苏舜钦(3)
- 宋之问(3)
- 孟郊(3)
- 杜荀鹤(3)
- 贺知章(3)
- 陈克(3)
- 戴叔伦(3)
- 阎选(3)
- 谢逸(3)
- 张可久(3)
- 贾岛(3)
- 李益(3)
- 王之涣(3)
- 常建(3)
- 吴均(3)
- 卢祖皋(3)
- 曹组(3)
- 牛希济(3)
- 查慎行(3)
- 魏夫人(3)
- 薛昂夫(3)
- 厉鹗(3)
- 林逋(2)
- 王守仁(2)
- 潘阆(2)
- 贯休(2)
- 史达祖(2)
- 陈与义(2)
- 朱敦儒(2)
- 陈维崧(2)
- 司空曙(2)
- 韩琮(2)
- 朱栴(2)
- 施肩吾(2)
- 牛峤(2)
- 黄滔(2)
- 湘驿女子(2)
- 文廷式(2)
- 吴翌凤(2)
- 吴伟业(2)
- 严仁(2)
- 袁枚(2)
- 米芾(2)
- 曹操(2)
- 崔颢(2)
- 萨都剌(2)
- 陈子龙(2)
- 薛时雨(2)
- 宋祁(2)
- 薛逢(2)
- 蒋捷(2)
- 韩翃(2)
- 王建(2)
- 马戴(2)
- 钱起(2)
- 江淹(2)
- 祖咏(2)
- 王夫之(2)
- 阴铿(2)
- 邓剡(2)
- 虞集(2)
- 王国维(2)
- 顾德辉(2)
- 郑谷(2)
- 王沂孙(2)
- 叶绍翁(2)
- 张籍(2)
- 张辑(2)
- 魏承班(2)
- 徐灿(2)
- 顾夐(2)
- 曹植(2)
- 李璟(2)
- 袁去华(2)
- 马致远(2)
- 毛文锡(2)
- 陈亮(2)
- 张舜民(2)
- 关汉卿(2)
- 张蠙(2)
- 卢挚(2)
- 卢僎(2)
- 李好古(2)
- 寇准(2)
- 王雱(2)
- 崔道融(2)
- 寒山(2)
- 鱼玄机(2)
- 张旭(2)
- 尹鹗(2)
- 梅尧臣(2)
- 廖世美(2)
- 王世贞(2)
- 向子諲(2)
- 卢纶(2)
- 李之仪(2)
- 王安国(2)
- 何逊(2)
- 高启(2)
- 石孝友(2)
- 贾至(2)
- 吴锡麒(2)
- 司马相如(2)
- 蒋春霖(2)
- 张养浩(2)
- 万俟咏(2)
- 沈德潜(2)
- 皇甫松(2)
- 汪藻(2)
- 姜彧(1)
- 高骈(1)
- 孔平仲(1)
- 赵师秀(1)
- 刘克庄(1)
- 段克己(1)
- 王涯(1)
- 晁端礼(1)
- 周之琦(1)
- 杨果(1)
- 陈继儒(1)
- 元结(1)
- 高鹗(1)
- 崔护(1)
- 乔吉(1)
- 刘铉(1)
- 张曙(1)
- 陶弘景(1)
- 徐昌图(1)
- 元稹(1)
- 道潜(1)
- 刘过(1)
- 顾况(1)
- 苏曼殊(1)
- 郑燮(1)
- 顾太清(1)
- 李密(1)
- 郑文焯(1)
- 李清臣(1)
- 文天祥(1)
- 秦湛(1)
- 张说(1)
- 李梦阳(1)
- 完颜璹(1)
- 司空图(1)
- 曾允元(1)
- 孙道绚(1)
- 虞世南(1)
- 葛长庚(1)
- 王庭筠(1)
- 赵崇(1)
- 戴复古(1)
- 赵彦昭(1)
- 陈子昂(1)
- 沈周(1)
- 徐玑(1)
- 方干(1)
- 李密(1)
- 萧悫(1)
- 谭嗣同(1)
- 曹丕(1)
- 饶节(1)
- 李百药(1)
- 徐俯(1)
- 杨慎(1)
- 张抡(1)
- 时彦(1)
- 窦巩(1)
- 雷震(1)
- 高适(1)
- 顾贞观(1)
- 凌廷堪(1)
- 王元鼎(1)
- 严蕊(1)
- 陆娟(1)
- 陈德武(1)
- 蔡挺(1)
- 武则天(1)
- 沈蔚(1)
- 张昪(1)
- 张志和(1)
- 刘辰翁(1)
- 吴惟信(1)
- 苏辙(1)
- 晁冲之(1)
- 张榘(1)
- 高鼎(1)
- 郑板桥(1)
- 徐元杰(1)
- 王观(1)
- 林升(1)
- 杨基(1)
- 项鸿祚(1)
- 上官仪(1)
- 纪昀(1)
- 吴大有(1)
- 赵令(1)
- 龚翔麟(1)
- 潘大临(1)
- 曹豳(1)
- 曾棨(1)
- 朱孝臧(1)
- 周德清(1)
- 周济(1)
- 张岱(1)
- 李华(1)
- 高珩(1)
- 王蕴章(1)
- 韦安石(1)
- 汤显祖(1)
- 曾公亮(1)
- 朱庆馀(1)
- 林景熙(1)
- 王令(1)
- 夏言(1)
- 葛胜仲(1)
- 崔涂(1)
- 江总(1)
- 皎然(1)
- 薛涛(1)
- 幼卿(1)
- 王冕(1)
- 沈佺期(1)
- 刘因(1)
- 韩元吉(1)
- 陈霆(1)
- 王绩(1)
- 张翥(1)
- 俞国宝(1)
- 吴琚(1)
- 苏庠(1)
- 刘昶(1)
- 詹玉(1)
- 汤允绩(1)
- 李重元(1)
- 曹勋(1)
- 郦道元(1)
- 李峤(1)
- 李隆基(1)
- 和凝(1)
- 夏完淳(1)
- 司马扎(1)
- 董以宁(1)
- 唐寅(1)
- 任华(1)
- 李存勖(1)
- 蒋元龙(1)
- 杨冠卿(1)
- 赵可(1)
- 司马光(1)
- 蒲松龄(1)
- 薛道衡(1)
- 刘昚虚(1)
- 方以智(1)
- 范云(1)
- 李元膺(1)
- 王籍(1)
- 吴澄(1)
- 常慧(1)
- 李觏(1)
- 吴激(1)
- 姚燮(1)
- 杜审言(1)
- 羊士谔(1)
- 姚鼐(1)
- 吕本中(1)
- 晁补之(1)
- 杜安世(1)
- 杨徽之(1)
- 曹雪芹(1)
- 钱惟演(1)
- 孔夷(1)
- 张景祁(1)
- 岳飞(1)
- 蒋氏女(1)
- 王闿运(1)
- 唐珙(1)
- 杨广(1)
- 葛立方(1)
- 陆机(1)
- 邓牧(1)
- 王昭君(1)
- 王实甫(1)
- 潘安(1)
- 刘沧(1)
- 左纬(1)
- 李德裕(1)
- 陶弼(1)
- 王驾(1)
- 张大烈(1)
- 崔曙(1)
- 朱庭玉(1)
- 归庄(1)
- 石玠(1)
- 许棠(1)
- 郑刚中(1)
- 钱珝(1)
- 文同(1)
- 阮阅(1)
- 章孝标(1)
- 许德溥(1)
- 欧阳詹(1)
- 黄图安(1)
- 孔尚任(1)
- 毛泽东(1)
- 杨素(1)
- 施闰章(1)
- 赵时春(1)
- 邵雍(1)
- 罗邺(1)
- 杨守礼(1)
- 田锡(1)
- 项斯(1)
- 谢克家(1)
- 孔绍安(1)
- 杨巨源(1)
- 张宁(1)
- 子兰(1)
- 赵溍(1)
- 张继(1)
- 章良能(1)
- 鲍照(1)
- 阿鲁威(1)
- 毛奇龄(1)
- 刘将孙(1)
- 毛滂(1)
- 舒亶(1)
- 张谓(1)
- 郭麐(1)
- 唐庚(1)
- 王诜(1)
- 张泌(1)
- 黄庚(1)
- 李绅(1)
- 蔡伸(1)
- 1、《宿郑州》 王维·唐代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 2、《新晴野望》 王维·唐代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 3、《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王维·唐代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 4、《春中田园作》 王维·唐代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 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唐代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 一作 余)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6、《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7、《过香积寺》 王维·唐代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8、《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唐代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 9、《使至塞上》 王维·唐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0、《春园即事》 王维·唐代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 11、《赋得秋日悬清光》 王维·唐代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 12、《早秋山中作》 王维·唐代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 13、《酌酒与裴迪》 王维·唐代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 14、《哭孟浩然》 王维·唐代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 15、《书事》 王维·唐代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 16、《入若耶溪》 崔颢·唐代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 17、《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崔颢·唐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8、《苏氏别业》 祖咏·唐代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 19、《望秦川》 李颀·唐代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 20、《送魏万之京》 李颀·唐代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色 一作:曙)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