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75首)
- 年代:
- 全部
- 作者:
- 全部
- 1、《宿山馆》 储嗣宗·唐代寂寞对衰草,地凉凝露华。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山馆无宿伴,秋琴初别家。自怜千万里,笔砚寄生涯。
- 2、《送道士》 储嗣宗·唐代泠然御风客,与道自浮沉。黄鹤有归语,白云无忌心。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从此分杯后,相思何处寻。
- 3、《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邻》 储嗣宗·唐代石桥春涧已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 4、《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小楼》 储嗣宗·唐代松杉风外乱山青,曲几焚香对石屏。空忆去年春雨后,燕泥时污太玄经。
- 5、《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胡山》 储嗣宗·唐代犬入五云音信绝,凤楼凝碧悄无声。焚香古洞步虚夜,露湿松花空月明。
- 6、《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储嗣宗·唐代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 7、《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储嗣宗·唐代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 8、《宿甘棠馆》 储嗣宗·唐代尘迹入门尽,悄然江海心。水声巫峡远,山色洞庭深。风桂落寒子,岚烟凝夕阴。前轩鹤归处,萝月思沈沈。
- 9、《晚眺徐州延福寺》 储嗣宗·唐代杉风振旅尘,晚景藉芳茵。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静依归鹤思,远惜旧山春。今日惜携手,寄怀吟白蘋.
- 10、《宿玉箫宫》 储嗣宗·唐代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 11、《南陂远望》 储嗣宗·唐代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乡。
- 12、《垓城》 储嗣宗·唐代百战未言非,孤军惊夜围。山河意气尽,泪湿美人衣。
- 13、《沧浪峡(一作储光羲诗)》 储嗣宗·唐代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 14、《登芜城》 储嗣宗·唐代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 15、《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曹邺·唐代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 16、《送郑谷归宜春》 曹邺·唐代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况是飞鸣后,殊为喜庆多。暑销嵩岳雨,凉吹洞庭波。莫便闲吟去,须期接盛科。
- 17、《送曾德迈归宁宜春》 曹邺·唐代湘东山水有清辉,袁水词人得意归。几府争驰毛义檄,一乡看侍老莱衣。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想到宜阳更无事,并将欢庆奉庭闱。
- 18、《斜谷道》 于武陵·唐代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远烟当叶敛,骤雨逐风多。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 19、《秋夜达萧关》 于武陵·唐代扰扰浮梁路,人忙月自闲。去年为塞客,今夜宿萧关。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
- 20、《宿江口》 于武陵·唐代南渡人来绝,喧喧雁满沙。自生江上月,长有客思家。半夜下霜岸,北风吹荻花。自惊归梦断,不得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