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赋》
年代:两汉 作者: 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逾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72675首)
- 年代:
- 全部
- 作者:
- 全部
- 1、《送郑判官》 王昌龄·唐代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
- 2、《送崔参军往龙溪》 王昌龄·唐代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 3、《别皇甫五》 王昌龄·唐代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 4、《送吴十九往沅陵》 王昌龄·唐代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 5、《送万大归长沙》 王昌龄·唐代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
- 6、《送柴侍御》 王昌龄·唐代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7、《别辛渐》 王昌龄·唐代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
- 8、《送朱越》 王昌龄·唐代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 9、《送程六》 王昌龄·唐代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 10、《卢溪主人》 王昌龄·唐代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 11、《留别司马太守》 王昌龄·唐代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溪何可论。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
- 12、《送裴图南》 王昌龄·唐代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 13、《巴陵送李十二》 王昌龄·唐代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 14、《送窦七》 王昌龄·唐代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 15、《留别郭八》 王昌龄·唐代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 16、《送十五舅》 王昌龄·唐代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 17、《送李五》 王昌龄·唐代玉碗金罍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 18、《送人归江夏》 王昌龄·唐代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 19、《别陶副使归南海》 王昌龄·唐代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 20、《重别李评事》 王昌龄·唐代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