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75首)
- 年代:
- 全部
- 作者:
- 全部
- 1、《折杨枝》 刘方平·唐代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 2、《秋夜泛舟》 刘方平·唐代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 3、《赴无锡别灵一上人(一作刘长卿诗,一作皇甫冉诗)》 郎士元·唐代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 4、《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 郎士元·唐代远近作人天,王城指日边。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今宵松月下,开阁想安禅。
- 5、《赠万生下第还吴)》 郎士元·唐代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 6、《寄李袁州桑落酒》 郎士元·唐代色比琼浆犹嫩,香同甘露仍春。十千提携一斗,远送潇湘故人。
- 7、《春宴张舍人宅》 郎士元·唐代懒寻芳草径,来接侍臣筵。山色知残雨,墙阴觉暮天。莺啼汉宫柳,花隔杜陵烟。地与东城接,春光醉目前。
- 8、《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郎士元·唐代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 9、《湘夫人二首(乐府诗作一首)》 郎士元·唐代蛾眉对湘水,遥哭苍梧山。万乘既已殁,孤舟谁忍还。至今楚竹上,犹有泪痕斑。南有涔阳路,渺渺多新愁。桂酒神降时,回风江上秋。彩云忽无处,碧水空安流。
- 10、《山中即事》 郎士元·唐代入谷多春兴,乘舟棹碧浔。山云昨夜雨,溪水晓来深。
- 11、《题尹真人祠》 郎士元·唐代窅窅云旗去不还,阴阴祠宇闭空山。我来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颜。
- 12、《双林寺谒傅大士》 郎士元·唐代草露经前代,津梁及后人。此方今示灭,何国更分身。月色空知夜,松阴不记春。犹怜下生日,应在一微尘。
- 13、《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郎士元·唐代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 14、《登丹阳北楼(一作张继诗)》 郎士元·唐代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还。迢递高楼上,萧条旷野闲。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
- 15、《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唐代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 16、《郢城西楼吟(一作张继诗)》 郎士元·唐代连山尽处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朱栏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昔人爱险闭层城,今日爱闲江复清。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红山鸟鸣。
- 17、《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 郎士元·唐代柳陌乍随州势转,花源忽傍竹阴开。能将瀑水清人境,直取流莺送酒杯。山下古松当绮席,檐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复同舍,留欢不畏夕阳催。
- 18、《宿杜判官江楼》 郎士元·唐代适楚岂吾愿,思归秋向深。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叶落觉乡梦,鸟啼惊越吟。寥寥更何有,断续空城砧。
- 19、《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唐代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东南 一作:西南)
- 20、《塞下曲》 郎士元·唐代宝刀塞下儿,身经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嫖姚知。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发。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